两个阶段设计是三个设防水准的具体实施。其步骤是:
第一阶段设计是对绝大多数建筑物,应满足-、二设防 水准的设计要求,即按照第一水准(多遇地震)的地震参数,进行地震作用计算、结构分析和构件内力计算,然后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,达到“小震不坏,中震可修”的要求;
第二阶段设计是对地震时容易倒塌的部位进行塑性变形验算,使薄弱层的水平位移不超过容许塑性位移)十少。
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,建筑幕墙的三个设防水准的设计目标是:
(1)当遇到低于本地区基本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,幕墙不发生损坏,若部分接缝宽度增大时,不需修理或加密封胶修补后仍可恢复原设计性能和要求;
(2)当遇到本地区基本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,幕墙框格体系(包括与建筑物的连接)允许有轻微损坏,面板材料可有少量损坏,经修理后即可继续使用;
(3)当遇到大于本地区基本设防烈度的预计罕遇地震影响时,幕墙及其构件可有中等以上的损坏,如玻璃破碎,但主要支承体系不得掉落或倒塌。
根据《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》对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(O/h)限值作了详细的规定,如表2- -30。
从上表可以看出,各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的设防烈度下层间位移值为1/67~1/333,据此,我国建筑幕墙的平面内变形性能等级标准分为五个等级,详见表2- 13。